- 清秋有信,落画为安 | 美术与设计学院基础部...
- 喜报|河传美设教师荣获第二届“山海杯”文创节...
- 喜报 | 赛教融合 教学创新——我院教师在全...
- 喜报 | 美术与设计学院服表专业学生在2024世...
- 河北传媒学院新生冬季运动会圆满成功
- 专业实践|河传服表专业与新百广场联袂演绎2024...
- 消防宣传月|美术与设计学院消防宣传月安全培...
- 金犊奖X河传美设|创意分享无限 共筑梦想舞台
- 活动|美术与设计学院参加春日健美操比赛
- 喜报|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在2024中国自行车电动...
- 喜报|美术与设计学院学生在白金创意国际设计大...
- “企业家进校园”讲座 | 赫士聪:AI技术在美...
- 河北传媒学院李锦云校长、王锡朝常务副校长光...
- “教学大练兵”系列七︱美术与设计学院举办青...
- “教学大练兵”系列六︱美术与设计学院举办新...
- 喜报︱河北传媒学院学生荣获第八届中国大学生...
人们对一件作品的欣赏可能是不同角度的,而真正吸引的地方在于作品不同材料的尝试。作为研究视觉传达专业的三维立体构成课程,艺术设计学院2016级视觉传达专接本班进行了装置艺术作品的呈现。从无到有,从难到易,呈现了多样化的作品,游走于抽象与具象之间。新的观念,新的尝试在一个教室里悄然开始。十八位同学分成了6组,由王洋老师随时进行指导,历时3周,最终的作品在艺术设计学院的三楼共享空间进行展示。
最初由各组上台进行阐述,初期阶段是最为难熬的一段时间,对于未实现形体的不确定性和可行性的怀疑等。不同材料的分割与组合也是一大难题,比如有木材、易拉罐、棉线、牛皮纸以及一些其他综合材料。设计成果历经了概念设想、样本实验、成品呈现,每一个环节都是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组成,每一个细节的把握都决定了作品的品质。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呈现了完整的作品,有几何简约风格的《解构与重构》、有错乱交织金属风的《织》、有怀旧童年的回忆《中国制造》、有交错盘旋的《贝壳旋梯》、有反映现实生活的《挣扎》、有梦幻神奇的《时空泡沫》。
创作不仅是一次知识技能的运用和沉淀,更是一种态度和方法的思考,当面对一个思路的构想,沉下心来,不断尝试,创作出符合时代需求的作品。追忆过去、反省当代、畅想未来是此次展览的基本特点。像《中国制造》利用再生材料易拉罐,制作儿时特有的玩具“铁皮青蛙”它体现的是人们对于童年的回忆和无法留住时光的惋惜,环保又充满温情。作品符合时代特点也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挣扎》和《时空泡沫》同时反映了当下生态环境的变化对于人类和动物的影响,充分体现了时代特征,其中《挣扎》主要通过马唇部的雾霾口罩来传达出近期一种灾害性天气给人以警示,而《时空泡沫》看似平淡无奇,却将亮点体现在黑暗之处,使得作品更具有深层次的意义。现代装置艺术更多的是给人一种全新的艺术体验,将想象变为现实的过程,例如作品《织》在起初的构想时认为不可能实现的步骤都逐一实现,不断修改线条的走向,尝试不同材料的运用,使得作品更具有整体感。传达出一种错乱的艺术感,喷漆效果使pvc水管这种材质更加细腻有整体感,以《织》为名,给人以更多的想象空间。设计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设计的巧妙使得人在生活中得到享受。作品《贝壳旋梯》以贝壳作为元素,通过盘旋,交错,体现一种精致的感觉,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活艺术化的基本特点。通过蒙德里安的《红、黄、蓝的构成》引发的思考,垂直线和平行线组成的几何体是艺术形式最基本的表现要素,唯有几何形体才是合适表现“纯粹实在”,由此作品《解构与重构》将平面的几何变成了立体的几何,使得它像从画里“活了”一样生动有趣。
追溯时代的特征,将过去、现在与将来的设计融入新的元素进行创作,是我们需要不断去学习的,但终究设计植根于生活,才使得它具有生命力。

作品:《挣扎》

作品:《中国制造》

作品:《解构与重构》

作品:《时空泡沫》

作品:《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