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红军飞夺泸定桥》主题画展在泸定县展出
发布时间:2020-01-17  来源:   点击数:

      \
 
       红军飞夺泸定桥的英雄事迹,是先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挑战人类体能和意志极限,创造的伟大奇迹,其所包含的长征精神、泸定桥精神,历久弥新,闪耀着中华儿女坚定信仰的熠熠之光,是中国工农红军甘为先锋、脚踏实地的昂首阔步,是革命先驱前仆后继、敢于牺牲的熊熊烈焰。
      时至今日,红军飞夺泸定桥的传奇毅然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数十年来被保留在孩子们的课本里,被无数人学习、解读、歌颂,被浓墨重彩的创作、描绘、勾勒。
他成为了毛泽东同志挥笔写下的“铁索寒”,胡耀邦总书记对联中的“天堑”,“神州六号”捧上太空的天价《长征万里图》、也成为了沈尧伊坚毅笔触下《地球的红飘带》中最富感染力的体现……一代又一代人在感悟这段史实的过程中,纷纷选择用笔触勾勒、展示出自己心中对“红军飞夺泸定桥”的认知解读和真情实感。
       此次“红军飞夺泸定桥”主题画展是由中共泸定县委宣传部、泸定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主办,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和河北传媒学院联合承办的一次红色主题画展。
以传承红色精神为主题,旨在让每一位参与活动的同学在感受浓郁艺术气息的同时,弘扬民族精神,更加深刻的感悟革命先驱的崇高信仰及家国情怀。
       本次画展从200余幅作品中精选出30幅优秀作品进行展示、收藏,作为第一期的红色画展,将于2020年1月15日起在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临展厅、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流动展厅及微信公众号进行展出展示。

设计创作类

创作感言:13根铁链,22名勇士,一昼夜240里的奔袭。大渡河,面对这条突然横跨在眼前的大河,红军战士们没有退缩,而是奋勇向前。

敌军以为这样就可以使红军战士们退缩,但是并没有,22名勇士手拿大刀、手枪,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链夺下了桥头,途中有4名勇士不幸掉入河中,英勇牺牲。

黄文鹤


创作感言:铁索上的红旗,画面由两种颜色构成,总体是泸定桥和一面红旗。黑色的部分是泸定桥的铁索和铁索下波涛汹涌的浪花,而红色部分则是红旗,“铁索”和“浪花”代表了战士们面临的危难,“红旗”代表了支撑英勇的战士们不惧生死,为国家、为胜利而献身的爱国精神和大无畏精神,正是他们的这种爱国的信念,才让他们有了勇渡难关,不怕牺牲的勇气,从而向着胜利前进。
 

佘卓璇

创作感言:这个破碎的枪是表达了他们当时争抢这个机会,争抢的比较激烈,以至于枪已经破碎了,其实想表达的是红军战士在面对这些危难的时候毫不退缩,甘为先锋的奉献精神。

 

王子硕

创作感言:本幅作品由两部分构成,左边梯田层层叠叠,漫山郁郁葱葱环抱着一座座农家小院,一派安定详和的景象是今天的泸定桥;右边战火纷飞,硝烟滚滚,仿佛看到22位红军勇士匍匐前进。

李茜

创作感言:这幅作品中间的沙漏代表时间,连接着铁链和木板,铁链代表着着当年革命烈士们冒着战火经过被敌人拆掉的铁链向着敌人前进,木板代表如今已经成为旅游风景的泸定桥,虽然铺上了木板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曾经泸定桥的模样,时间会流逝但记忆永存。
 
从当时两岸山上的寸草不生,残檐断壁,严峻沧桑,战火和战士们的鲜血映红湍急河水,到如今山河清丽,两岸树木丛生,游人络绎。如今的泸定桥是战士们用血与汗拼命守护下来的,向战士们致敬!

 

赵桠萱

创作感言:现在的泸定桥,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为中国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之一,为泸定桥风景区的主要景观文物。现在和以前的泸定桥大不相同,让我们更牢记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如果没有他们的牺牲,又如何有我们现在和平!如果没有他们的坚持,又如何有我们的现在的美好!

靳天琳

创作感言:在前有大渡河天险、后有国民党追兵的危急时刻,红军勇士临危受命,组成突击队,冒着枪林弹雨,攀踏悬空铁索,强攻泸定桥,打通了中央红军北上的道路——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飞夺泸定桥”之战。

顿时,机关枪、步枪一齐向对岸射击,呐喊声震天动地。22位勇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面对熊熊烈火,背挂马刀,腰缠十几颗手榴弹,一手扶铁索桥栏,一手持冲锋枪或短枪,攀踏着铁索向前冲锋。看,在这么艰险的环境下,红军却奋不顾身、不畏艰险、英勇顽强、勇往直前,他们这种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刘佳宇

创作感言:这幅画是在网上借鉴了两张照片拼在一起画的,在借鉴过程中更加深刻地学习了英雄们的故事: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就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只有生硬的铁索,没有木板,于是为攻夺天险,长征中一场最为悲壮的战斗打响了!22名勇士身挂冲锋枪,背插马刀。腰缠十多颗手榴弹冒着枪林弹雨,一边铺桥一边打仗,最终仅用2小时夺取了泸定桥。这场战斗关乎着中央红军的生死存亡,同时也彰显了红军战士们不畏艰险,无畏牺牲与爱国的革命品质!
 

黎欣怿

创作感言:飞夺泸定桥,一桥系安危,红军能否渡过大渡河,关系到红军能否北上抗日,关系到红军生死存亡,关系到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

杨阳

创作感言:中央红军红一军团第四团22名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组成的突击队,在连长廖大珠的率领下,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攀踏着悬空的铁索链,奋勇向泸定桥对岸冲去。

张雅慧

创作感言:这幅画面主要表现几位战士不怕牺牲,英勇奋战时的样子,前面几人,有人虽然受伤但仍然在坚持,后面的人也在挥舞旗帜他们共同在桥上团结一致。
 

白一雄、李子墓

创作感言:战士们扛着木板,一边向前冲锋一边铺桥,用肉身抵挡敌人的机关枪扫射,他们是长征的先锋,也是我们心里真正的先锋,他们舍己为人的故事应该由后人传颂下去。

这一举动将红军将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给传递出来。于是,他将帽子扔入火海这一形象便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久久不肯散去,这便是这幅画的创作来源。表达了红军对夺下泸定桥绝不放弃的决心和毅力。
 
我想如此震撼的场面一定会有人铭记,所以借此画面我画了一个退伍的老兵,他在这幅画面前,静静站了一会儿,似是在回忆往事,感怀之深,情之所至,庄重而肃穆地敬了个礼。画面就定格在这一刻,我想表达的不仅是画中人对过往的缅怀,更是我对这段历史的一份敬重。

 韩博欣

创作感言:飞夺泸定桥在我心里就是红军长征中的里程碑,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我被红军将士们的红色精神所感动,是他们的伟大成就了我们今天的安稳,让我想起那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p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margin: 0px; padding: 0.13rem 0.64rem 0.84rem; border: 0px; overflow-wrap: break-word; word-break: break-all;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 pingfang="" sc",="" "pingfang="" tc",="" "noto="" sans="" cjk="" "microsoft="" yahei",="" helvetica,="" arial;="" font-size:="" 35.73px;"="">我的作品就在我满腔热血与激情中由此诞生,我在作画的过程中脑海里浮现的都是将士们英勇向前、冒着枪林弹雨屹立不倒的挺拔身姿。我的画作表现出的是飞夺泸定桥时的情景,那铁锁连环



版权所有:河北传媒学院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兴安大街109号 邮编:051430

办公电话:0311-68017031、68017086

冀ICP备11024535号  技术支持:信息管理中心